现在,不少养牛户抱怨:养牛投入大、周期长、难挣钱。

南川区南城街道清泉社区村民彭述红是养牛大户,从2012年开始养牛,凭着多年来的“摸爬滚打”,积累了丰富的养牛经验。

去年一年,他赚了几十万元,在“难赚钱”的行业赚到了钱,被当地人称为“牛哥”。

不要工资的“工人”

“看一眼牛,就知道多重,误差不超过20斤”。这是彭述红练就的一项功夫。

今年44岁的彭述红是地道农民,前几年,他买车跑过运输,办作坊烧过砖。

2010年前后,正是“养牛热”兴盛时期,彭述红也琢磨着养牛创业。

养牛是个技术活,彭述红决定先拜师学艺。他去过十几家牛场,比较后觉得兴隆镇的一家牛场牛养得不错。为了到这家养牛场打工,彭述红表示不要工资,老板才答应了他的请求。

这之后,彭述红就和牛“耗”上了。天天都从家里到20多公里外的养牛场去上班,中午饭自己带去,一天到晚就窝在养牛场,不断地找老板和其他工人讨经验。

自学成才的“护士”

功夫不负有心人,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,彭述红学到了一些技术。

于是他卖掉了货车,用房屋作抵押,凑了80多万元,建起了养牛场。之后,又从丰都以14.5每斤的价格,购进了8头半大的肉牛。

但是,养牛并没有他想得这么简单,由于疫病防治不到位,当年就死了两头牛。

打这以后,彭述红特别重视做好牛的疫病预防工作。

最开始,给牛打预防针是请兽医,每个月光给牛打针就得花上百元。有技术才能降成本,于是,彭述红自己开始学习给牛打针,减少了这笔开销。

随着不断的积累,彭述红的养殖规模也从8头扩大到了280多头。

舍近求远的算盘

“我是以育肥牛再出栏为主,需要不断地购买牛犊,所以买牛这一关非常重要,会直接决定养牛能不能挣钱,买小牛眼光要独到,才能减少损失。”彭述红说,他饲养的有夏洛兰、西门塔尔2个品种,他买牛的标准是:健康的架子牛,长势好,脾气好,这样的牛肉质好、生长快、饲料回报率高。

“马要放,牛要胀。”彭述红说,除了把牛喂饱,还要把牛喂好,他的饲料除了自己和家人割的青草,里面还有酒糟、油粑、豆粕等精料。

随着养殖规模越来越大,对青贮饲料的需求越来越大,请人割草已经不能满足需求,于是,他租了10多亩地种植牧草。

“收一部分玉米秸秆做青贮饲料,再种一些牧草,一般投8分钱一斤。虽然牧草要贵一些,但冬天牛有青饲料供应,长膘要快得多。”彭述红说。

而且,他还专门到泸州拉酒糟来喂牛。“到外地拉的酒糟,我比较过,看似成本增加了,但牛的育肥周期减少了,这样其实抵消了增加的成本。”彭述红说。

精打细算的时机

“前面几年,养牛风险不大,牛价差异只在五六角钱内波动,近几年来,牛价变化很快。”彭述红说。

2013年,彭述红的牛儿长得膘肥体壮,他心里乐开了花。然而当年,牛的价格从14元一斤降到了12元,最后一算账,扣除成本,根本没赚到钱。

通过这次,彭述红才意识到要时刻关注市场变化。

他说,养牛是否赚钱,与牛价有直接关系,不同时间牛价有高低。一般七八月份是卖的最佳时机,因为小牛场的牛都卖得差不多了,每斤可以多卖5毛钱。买牛时间是12月到来年1月份,这时的牛便宜。大年过后,3到5月,也主要是卖牛阶段。

就这样,彭述红精打细算,东省一点,西赚一些,每一个降本增效的机会都不放过,积少成多,成就了养牛这项“难赚钱”大军中的赢家。